目前中国人寿集团班子成员中,总裁尚空缺,除蔡希良以外的其他成员还包括,党委委员、副总裁王凯、杨丽平、利明光、林朝晖、黄本尧,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委员仲晖林。
甘为民表示,近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养老金融”列入“五篇大文章”之一,国家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已经纲举目张,形成了完整的制度框架,中国养老金融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刘元春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
以下观点整理自刘元春在CMF月度数据分析会(2023年10月)上的发言
本文字数:2434字
阅读时间:7分钟
一、明年经济将呈现前高后稳的走势
从三季度数据来看,经济短期企稳是大概率事件,政策以及市场主体需要考虑明年经济的整体形势。
第一,明年经济将持续企稳。三季度数据表明7月中央政治局的一些决策具有科学性,其着力点和实施路径具有合理性,因为经济不仅出现了边际改善,更重要的是开始积聚进一步反弹的新力量。四季度,国家政策将进一步加码,尤其是一揽子发债方案和系统性收入分配政策等民生政策将会出台,财政政策将全面回归。这种回归所产生的政策效应大概率会在明年一季度体现。目前,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整节奏是在二季度回落,三、四季度进行布局,四季度末到一季度体现政策效应。因此,四季度的政策扩张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全面回归决定了2024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将进一步企稳回升。
第二,持续快速的高技术投入以及新发展格局所产生的新布局,特别是国产替代效应将产生系统性效果,持续、全面地提升内需。近期,国内大市场在进行超大规模的补链、提链和壮链,三年持续的高技术投入会产生较好的短期效应。
第三,服务业会进一步修复。服务业复苏是最难也是最慢的,我们在制造业复苏上的政策刺激已经具有较大成效了,因此未来的着力点依然在第三产业。当前,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速依然没有超过1%,肯定会成为下一步流动性和财政的聚焦点。因此,明年服务业的修复空间相对较大。同时,政策着力点也会更为明确,服务业复苏将成为明年经济发展的主题。
第四,预计房地产投资的下滑将在明年得到有效控制。尽管前三季度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下滑了9.1%,但从明年起,房地产总量会有所反弹,投资同比增速也会逐渐转正。
第五,信心的修复将进一步体现出来。当前,信心不足主要体现在民间投资下滑和房地产风险等方面。但事实上,三季度数据对于欧美所倡导的“新一轮中国崩溃论”造成了有力打击,市场人士对于唱衰言论开始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对于中国经济的弹性韧性以及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模式有了更理性的判断。“崩溃论”的崩溃对于信心的筑底是有好处的。下一步,随着三中全会的召开,将进一步推动改革方案出台,在明年全球政治乱局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对中国的信心反而会得到提振。
综合来说,明年经济运行整体依然会呈现出前高后稳的情况,并且持续企稳向好。
二、很多领域的风险将持续释放
第一,明年依然会面临房地产调整的压力。从销售数据来看,房地产还在持续回落,尽管9月边际有所调整,但四季度出现明显好转是较为困难的。更为重要的是,从投资数据以及资金流动性来看,明年房地产市场依然偏紧。从9月和10月上旬的价格数据来看,京沪的房地产价格基本稳住了,但是广深的还没有稳住。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的稳定是全国房地产稳定的前提,也是房地产稳定效应扩散的基础。四季度,预计一线城市房地产稳定的目标可以实现,但二线乃至三线和四线城市的房价还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此外,头部企业能否快速完成债务重组,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债务问题上犹豫不决,房地产市场仍将面临严峻考验。
第二,目前国家出台的发展方案将会有效解决地方政府的流动性困难,但这还没有触及地方政府的基本功能,特别是没有形成对于债务生成机制的深度解决方案。因此,化债方案的短期效果应该不错,但中期内依然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
第三,传统和新兴过剩产能的问题开始显现。局部地区新兴产能的过剩可能会产生扰动效应,比如新能源汽车,从而造成后遗症,要关注其可能释放的风险。
第四,尽管由于俄乌冲突和巴以战争的爆发,世界政治格局变得更加混乱,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的外部摩擦和压力进入到了相对平稳期。但事实上,地缘政治冲突和大国博弈无时无刻都可能会发生变异,我们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潜在的黑天鹅冲击。同时,外贸也会受到影响。明年全球经济大概率持续低迷,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的“小院高墙”以及欧美遏制中国的战略在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过程中的投资效应已经消失。很多国家在进行再工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进口需求可能会下降,新模式的出现可能会对我国成套设备和机电产品的出口产生冲击。以上问题都决定了明年很多领域的风险将会持续释放。
与此同时,明年结构将进一步升级,从而带来更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三、政策建议
在经济逐渐企稳,风险持续释放和结构进一步升级这三大主体的作用下,对于明年宏观政策定位的建议如下:1)要坚持审慎乐观的定位,不宜过度悲观,也不宜过度乐观;2)不宜将增长目标定得过低。很多人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在不断回落,但这并不是事实。从目前中国整体的创新能力和配置来看,经济潜在的增长空间依然是很大的。很多国家并不看好明年中国的经济形势,特别是IMF、世行等国际机构同步下调了对明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基本都低于4.4%。因此,为了提振信心,同时也为了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出发,建议将明年的增速目标设定为4.5%-5%,使两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8%左右;3)为了解决这一产出缺口,使得积极的财政政策真正积极,明年的财政赤字率不宜过低,建议在3.2%左右,这将为提振有效需求奠定很好的财政基础。积极财政政策的缺位是目前复苏相对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只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回归,这个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4)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加大力度,不能单纯地就投资谈投资,就消费谈消费;5)在房地产的一揽子政策上依然要有深度的相机调整能力,房地产的稳定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全面回归将成为明年经济持续企稳的关键。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买股票用杠杆,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