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冯尧
国内减重赛道迎来重磅级“选手”。
7月19日,记者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 礼来的替尔泊肽注射液长期体重管理适应证获得批准,这是目前首个且是唯一获批的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也是礼来肥胖治疗领域在中国获批的首个创新药物。
一直以来,礼来与诺和诺德并称“GLP-1双雄”,后者拥有“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已在国内获批上市。如今,随着替尔泊肽加入国内减重赛道,两大巨头将在国内“硬碰硬”。
接下来文章中,我就还是以其最为人知的外号:”石爬子鱼“来称呼它们。
助农团成员俞立凡为研三学生,他熟练地用无纺袋从灵芝上方把灵芝包裹起来,在芝盖下方用抽绳扎紧;为了防止灵芝与泥土接触,他又在泥土表面覆盖上一层塑料膜,详细记录着实验数据,把科研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相比之下,国内药企在GLP-1领域的推进情况也受到市场高度关注。包括恒瑞医药、博瑞医药、在内的玩家均在加速推进相关产品落地。
两巨头产品相继获批
根据礼来方面透露,此次获批的GIP/GLP-1受体双重激动剂替尔泊肽(商品名:穆峰达)将在中国用于长期体重管理。今年5月21日,替尔泊肽曾在国内获批用于适应证是2型糖尿病。
替尔泊肽注射液可结合并激活GIP受体和GLP-1受体,通过调节食欲来减少食物摄入、降低体重和减少脂肪量。
一直以来,礼来与诺和诺德并称为“GLP-1双雄”,后者拥有“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而且,司美格鲁肽此前已经抢先一步登陆中国市场。
早在今年1月份, 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片(商品名:诺和忻)便在国内获批上市,这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但该药物当时获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到了6月25日,国家药监局 批准了 诺和诺德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商品名:诺和盈)在国内的上市申请。
如今,随着礼来的替尔泊肽注射液在国内获批,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大巨头在中国百亿元级GLP-1市场的正面较量也正式展开。
替尔泊肽优势何在?
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虽然均属于GLP-1药物,但不同的是,司美格鲁肽属于GLP-1单靶点药物,替尔泊肽属于GIP/GLP-1双靶点药物。
两大药物之间的竞争,直接体现在效果上。今年7月,医疗健康数据公司Truveta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上的论文称,在综合美国30多个卫生系统数据库内的18386名肥胖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后,研究者发现, 治疗6个月后,使用替尔泊肽的患者体重减轻10.1%,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的患者体重减轻5.8%;治疗12个月后,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5.3%和8.3%。
国内某涉足GLP-1领域的药企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在GLP-1类药物的开发中,替尔泊肽以其双靶点的设计在临床试验SURMOUNT-3中展现出了更好的减重效果。他认为,相比之下,单靶点的司美格鲁肽在STEP 1试验中的表现较为一般。
不过,在全球销量方面,诺和诺德依靠先行一步的美格鲁肽注射液,大幅领先于礼来。
此前诺和诺德公布的2023财报显示,用于体重管理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Wegovy收入约为416.32亿丹麦克朗(约合60.53亿美元),同比增长147%。而其一季报显示, Wegovy今年一季度销售额达到93.77亿丹麦克朗(约合13.68亿美元),同比增长106%。
而礼来公布的2023年财报显示,其用于减重的替尔泊肽开售一个月的销售额达到1.76亿美元,替尔泊肽2024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达到5.17亿美元。
不过需要提及的是,Wegovy在2021年就已经于美国上市,而替尔泊肽减重适应症直到2023年11月才获FDA批准上市,用于减重的替尔泊肽还未经历一个完整的销售年。东吴证券研报认为,替尔泊肽销售增速或快于司美格鲁肽。
国内玩家进展如何?
目前,全球共有31条GLP-1药物管线在减重领域处于临床I/II期及之后阶段,其中共有4款药物获批用于超重或肥胖治疗。随着海外巨头产品相继进入国内,国内GLP-1玩家也在加速推进各自产品上市。
目前,在减重赛道上,国内企业竞争激烈。其中, 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进度最快,已于2024年2月在国内申请上市。恒瑞医药也在GLP-1药物中大力布局,已有3款药物处于临床阶段。
就在6月22日, 甘李药业也宣布其自研的GLP-1受体激动剂GZR18注射液在中国肥胖/超重人群中的Ib/IIa期临床研究结果:GZR18治疗35周后,GZR18 QW组体重较基线平均降低17.8%,相对安慰剂组体重降低18.6%。
博瑞医药近日接受了总计104家机构调研,就其BGM0504注射液的研发进展、临床效果、未来市场看法、海外专利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从进度上看,博瑞医药仅用18个月就完成了BGM0504注射液从临床试验的获批到Ⅲ期临床研究工作的开展。
而在原料药方面,国内玩家也进展迅速。 翰宇药业近期公开透露,其替尔泊肽原料药收到FDA的DMF备案号,在同品种的市场竞争中,取得DMF注册登记号的企业和产品容易被客户优先考虑,有利于企业把握市场机遇、开拓客户。
编辑:舰长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